新闻中心
News Centre
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 集团新闻
产教融合·协同赋能,上海市培训协会职业培训专委会举办年中会议
2025-10-20 上海市培训协会 12 0

2025年10月17日,上海市培训协会职业培训专委会以“产教融合·协同赋能”为主题,在嘉兴南洋职业技术学院召开2025年年中总结会议。协会副会长、职业培训专委会主任、上海新仙霞职业培训中心校长李晓梅及20家会员单位代表齐聚一堂,通过“校园参观+座谈交流”联动模式,共探行业发展路径,为职业培训生态体系建设凝聚合力。

参与单位:(以下排名不分先后)
上海市培训协会、上海新仙霞职业培训中心、上海嘉华职业技能培训中心、上海市育儿职业技能培训中心、上海徐汇新南洋职业技术学院有限公司、上海安装工程职业技术培训中心、上海长宁万宏工业职业技能培训中心、上海绿翼职业技能培训有限责任公司、上海生命树专修学院、上海交通职业技术培训中心、上海石化工业学校职业技能培训中心、上海凯达职业技能培训学校、上海市闵行区茶叶学会、上海恒远教育科技集团、上海聚儒培训中心有限公司、上海中冶宝钢技术职业技能培训中心、上海香格里职业培训学校、上海正能量职业技能培训中心、上海交大教育集团、嘉兴南洋职业技术学院

校园参访:实地感受产教融合实践样板

上午,由上海交大教育集团总裁王永辉带队,沿“国教与康养分院—财经与商贸学院—机电与交通分院—杨槱展馆—船舶建筑实训楼”路线开展深度介绍参访,各分院特意配备专业的教师,全程进行细致讲解,让代表们深入了解各板块办学特色与实践成果。

在国教与康养分院,在投入超千万元打造的护理实训室内,先进的教学设备与仿真实践场景让代表们直观感受院校实训硬实力;财经与商贸学院内,模拟企业运营场景的实训中心与校企共建的电商产教融合基地,如喜马拉雅“教学—实践—就业”一体化运营模式,引发参观者的热烈讨论;机电与交通分院的先进实训设备与理实一体化教室,直观呈现了工科类技能人才培养的硬实力;杨槱展馆中,船舶与海洋工程领域的发展历程与技术成果展示,让代表们直观了解了杨槱教授的“船奇人生”与行业前沿的发展;船舶建筑实训楼内,按行业标准搭建的实训场景与项目化教学案例,生动诠释了技能培训与产业岗位需求的精准对接。

座谈复盘:总结成果明确发展方向

下午的核心会议环节,由上海市培训协会职业培训专委会秘书长尤雪琳主持。上海交大教育集团总裁王永辉首先致欢迎辞,分享集团“基础教育、国际教育、职业教育、继续教育”四大业务板块战略布局,强调职业教育需以就业为导向,推动“技能+学历”双轨融合,打造“二度人脉”协同模式。

上海市培训协会副会长、职业培训专委会主任、上海新仙霞职业培训中心校长李晓梅,详细总结上半年工作成果,涵盖校企资源对接、行业交流活动、会员服务保障等方面。介绍了上半年已完成的重点工作:选任新的秘书长单位,重新梳理会员单位培训项目,为专委会规范化运营奠定基础。

东道主嘉兴南洋职业技术学院社会服务处副处长齐佳,对代表们的来访表示热烈欢迎,详细分享了学院发展历程与分管业务板块。她强调产教融合需深化校企合作,诚挚邀请上海行业企业与学院开展更多融合性合作,共探资源共享、协同发展新路径。

协同探讨:共话产教融合创新路径

在互动交流环节,协会秘书处办公室主任宋硕介绍了协会近期主要工作和重要项目。随后,参会代表围绕“业务推介、产教融合难点、资源整合”等话题展开热烈讨论,深入剖析行业现状与挑战。在政策与市场矛盾方面,大家提到补贴政策调整,企业用人需求与职业证书关联性弱,学员对培训价值认知不足;共性问题则集中在招生困境(C端培训客单价低、获客成本高)、课程滞后(新兴产业培训体系不完善)及师资短板(教师缺乏企业实战经验、考核机制束缚创新)。

针对痛点,代表们提出协作建议:深化校企合作,推动企业需求前置开发课程、搭建实训资源共享平台;创新产教融合,聚焦AI训练师等新兴赛道联合开发标准化课程,通过国际认证叠加、学历衔接提升证书附加值;强化政策协同,呼吁政府简化跨区域补贴申领流程,推动建立职业技能“柔性考核”机制。同时,结合人工智能跨领域特性、养老护理政策机遇等趋势,代表们一致认为需加强跨机构联动,破解中小机构转型难题。

行动落地:凝聚合力构建生态体系

本次会议明确了多项后续协作计划,专委会将根据企业需求,展开对应调研,推动培训与产业精准对接。今年还将组织“大国工匠讲座”等活动,持续强化平台纽带作用。参会代表纷纷表示,此次会议内容充实、成果显著,未来将积极利用平台资源,加强联动协作,共同打造特色鲜明的上海职业培训生态体系。

0
已经是第一条了
上海交大教育集团赴上海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开展护理新生职业启航第一课
首页 回到顶部